cc翻译之后续

月初发生了一件极尴尬的事情。由于闪电翻译(就是cc翻译)是基于开源的 (deepchat)[]二开的,主要新增了一键唤醒和预设翻译词的功能。 “草台班子”中有个朋友不熟悉github的工作流,竟然把fork的仓库提了个PR给原仓库。由于之前fork时将“deepchat”全局替换成“闪电翻译”,所以就被deepchat的作者公开嘲讽了。这简直就是Dify的PR事件翻版,没想到吃瓜吃到自己身上了😅 虽然是团队中的朋友提交了PR,但最后我还是去私聊了作者谢大,主动承认自己的这次错误。谢大和我沟通时也表现的比较随和,告诉我deepchat是鼓励开发者二开的,只是要基于开源规则。 这次由于自己前期在开启项目时,没有调研好开源协议的规范,导致如此尴尬的事情,也算是吃一堑长一智了。希望大家以后做二开时,也要仔细阅读项目的开源协议,防止发生类似尴尬的事情 至于cc翻译本身,我就不准备公开分享了,已经在官网删去了下载链接。有需要类似工具的朋友可以联系我,可以免费发你使用

四月 21, 2025 · 1 分钟

第二款产品-cc翻译

和“草台班子”搭建的新产品:“cc翻译"终于开发完成。这个产品的灵感来源于我平时工作中使用翻译工具遇到的痛点: 在github或者论坛上和老外交流时,需要将自己遇到的想法翻译成地道的英文,然后把老外的回复翻译成中文,再把我的中文回复翻译成英文,总之就是来回切换 另外每次切换时,都需要重复执行:复制文本->打开google翻译->粘贴文本,是否能把三步节省成一步呢? 使用有道翻译的“划词”功能,总会出现一个悬浮气泡,很烦~ 基于这三个简单的小烦恼,于是我做了“cc翻译”这个软件。 和其他同类翻译软件相比,它有以下优势: 翻译结果更地道、精准。众所周知,某度翻译存在明显的生硬,尤其是在长文本中。但“cc翻译”搭载了AI引擎,会根据上下文语义,输出最地道的翻译结果 全端支持。有些翻译工具只支持在浏览器内做翻译,但是“cc翻译”可以支持:浏览器、pdf、word、聊天软件等所有软件源 取消了划词后的气泡悬浮,使用快捷键Ctrl C C 的方式实现一键执行复制内容、唤醒软件、翻译内容 智能识别。当你复制中文时,软件会自动将其翻译成英文;复制英文或其他语言时,软件会自动翻译成中文 适用于人群 程序员 外贸人员 外语系师生 其他和外语相关的业务 现在产品已经上传到官网,有需要的朋友可以下载试用。希望能听到你的反馈❤️

四月 3, 2025 · 1 分钟

团队建立之草台班子

2025年3月7日 我决定做一些别的产品,并且这次想尝试toB方向。下午在群里发了个通告,说要筹备几款AI相关的产品,并招募实习生一起做。虽然明确说了产品盈利前,实习没有工资但可以提供实习证明,没想到还是有5个群友私聊我询问详情。简单沟通后,了解了他们各自的技能和感兴趣的方向,一共招募了5个小伙伴。其中4个负责技术,1个负责产品营销,我负责领队。一个草台班子就搭成了 3月9日,周日下午3点。团队第一次语音会议,我和大家聊了产品的定位以及营销计划,并确定了产品的目标和迭代计划。对于这次团队尝试,我是抱着这么一种心态:1.团队前期效率可能不高,因为小伙伴们都是还没毕业的大学生,很多事情需要我花时间来教他们;2.产品的市场反馈可能不好,因为这是第一次尝试toB的市场,所以心里也不太有底;3.团队伙伴的能力是否能得到进步,也是衡量这个项目的结果指标;4.即使项目失败,但我们团队还有开发其余产品的机会;5.能通过这个项目,帮助他们让简历好看一些,增强求职的竞争力也是功德一件。 会议结束后,我把第一个版本的开发任务拆解成6个小任务。其中第一个任务就是通过快捷键唤醒软件。有个小伙伴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,会主动和我沟通。告诉我他遇到了哪些困难,然后我给他一些解决思路后,他会立刻去实践并给我反馈。在问题解决后后,我会帮他这过程中哪些需要改进:比如ide的选择、文档的风格、解决问题的思路。整个流程下来,不仅他的收获很多,我自己也很有参与感和成就感。 相比之下,另外两个做技术方向的小伙伴,倒是不怎么和我沟通。我知道这是技术人常见的通病,但我很担心这会影响到他们未来的职场。前期我哪怕做一个啰嗦的队长,只要能帮助他们改善融入到项目中,我会尝试努力。

三月 11, 2025 · 1 分钟