回归职场

去年4月份从ty离职,今天拿到了一家SaaS公司的offer。虽然薪资比之前降低了30%,但办公环境还算符合我的目标。收到入职邮件通知后,并没有想象中“上岸”的喜悦,也没有太过于纠结,反而是一种比较平静的心态。 回首望去,独立开发创业,听着很酷,过程中也确实有上班时体会不到的灵感与刺激,但焦虑、迷茫、孤独占了绝大部分。谨以此文,记录这15个月那些让我印象深刻的事情。 最头痛的是每个月初自己交社保。以前当牛马的时候没在意这些从工资里扣除的社保、公积金,但真的当自己脱离公司,需要每周交这些钱的时候,却感觉很捉急。每个月产品收入三四千,除掉个人花销以外,基本把剩余的钱都交到这上面,那感觉真的无语。除了社保,办公场地也需要自己找。由于娃看到我在家就会闹着我和她玩,所以只能白天出去找寻场地。去哪呢?咖啡馆、奶茶店、自习室、图书馆我都去过。咖啡馆、奶茶店看起来环境不错,但不适合久坐办公;自习室要付费;图书馆免费但需要占座,而且桌椅高度很难找到合适自己的,坐久了肩颈会感觉不舒服。 除了这些环境问题,面试失败也是让我感觉比较难受。从去年12月份陆陆续续面了12家公司。失败原因主要是以下几类: 技术八股没过:字节(面试还行,算法笔试没过)、蚂蚁、得物、好省 技术面通过,但对我创业经历比较担心:长桥、忆格云、文言文 纯恶心人:伽智(笔试做题八股,而且是质量极低的八股)、商米(套话,白嫖稳定性解决方案)、马吃草(做塑料的蹭ai风口)、胜事影视(KPI面试) 薪资待遇不符合我的期望:思利普、激活鸟、云针 面试失败为什么会让人如此难受?或许可以用查理芒格的人类误判心理学解释。“被剥夺超级反应倾向”指的是失去造成的伤害比得到带来的快乐要多。除此之外,如果有个人即将得到某样他非常渴望的东西,而这样的东西却在最后一刻飞走了,那么他的反应就会像这件东西他已经拥有了很久却突然被夺走一样。面试之前,我总是对岗位有些渴望的,并且我会为面试准备一些时间,就好像我即将得到它一样。那么该如何避免这种误判心理呢,我理解是:定好目标、享受过程、降低期望。 之前看到一本书说,人最需要保护的两件东西:肉体和灵魂。创业途中,精神遭受磨练是必然的。身体上的疼痛其实是可以避免的,然而在这过程中我也没照顾好它。由于久坐,我的左肩颈开始出现疼痛,最一开始的胸部,蔓延到前后胸背。严重的那段时间,一醒来就会持续的痛,当时真的感觉“吾将创业未半而中道崩殂乎?”好在后来通过肩颈按摩给恢复了。 回忆了这么多痛苦的事情,终于可以说说这段时间那些让我感到开心的事情了! 第一就是陪娃度过了1岁到2岁的时间。见证了她的成长,感受了从未有过的欢乐。她给被子取名:被被、还要被、跳被;她去动物园学了十几种动物的名字,回来还要念叨着马、鸭鸭、鸟;她从抗拒去托班到现在进教室的时候会主动和我挥手拜拜;她让我和湾牵着她手,然后自己悬空几秒钟发出哦吼的叫声…想到这些,我真是忍不组嘴角上扬,甚至眼眶湿润。 注意力的回归,也让我感到愉悦。在准备软考高项的过程中,不得不全身心的投入去记忆大量知识点。坚持了一个月的时间,感觉自己可以更容易进入那种全神贯注不被打扰的状态了。注意力对于我奉行的“长期主义”来说是基石。它的回归让我更有信心去面对未来。巧的是之前看完一个日本作者写的《思维升级训练法》,里面也提到保持工作精力的方法之一:参加资格考试让大脑保持清醒。考试结果或许对于当下没什么用,但是定期勤奋的备考过程会让大脑更加清醒、敏锐。 最后,让我感到快乐的事情是创业过程产生的经济收益。从最开始每月1000到每月3000,虽然不多,但毕竟是我一行行代码和配置写出来的,虽丑但亲。 写到这里,文章就要结束了。这段特别的经历,也会被尘封到记忆里。或许以后我老了,会将它再捧到手里重新读一读吧。而我,像春天的闪电一样,继续划向远处吧

六月 25, 2025 · 1 分钟

cc翻译之后续

月初发生了一件极尴尬的事情。由于闪电翻译(就是cc翻译)是基于开源的 (deepchat)[]二开的,主要新增了一键唤醒和预设翻译词的功能。 “草台班子”中有个朋友不熟悉github的工作流,竟然把fork的仓库提了个PR给原仓库。由于之前fork时将“deepchat”全局替换成“闪电翻译”,所以就被deepchat的作者公开嘲讽了。这简直就是Dify的PR事件翻版,没想到吃瓜吃到自己身上了😅 虽然是团队中的朋友提交了PR,但最后我还是去私聊了作者谢大,主动承认自己的这次错误。谢大和我沟通时也表现的比较随和,告诉我deepchat是鼓励开发者二开的,只是要基于开源规则。 这次由于自己前期在开启项目时,没有调研好开源协议的规范,导致如此尴尬的事情,也算是吃一堑长一智了。希望大家以后做二开时,也要仔细阅读项目的开源协议,防止发生类似尴尬的事情 至于cc翻译本身,我就不准备公开分享了,已经在官网删去了下载链接。有需要类似工具的朋友可以联系我,可以免费发你使用

四月 21, 2025 · 1 分钟

第二款产品-cc翻译

和“草台班子”搭建的新产品:“cc翻译"终于开发完成。这个产品的灵感来源于我平时工作中使用翻译工具遇到的痛点: 在github或者论坛上和老外交流时,需要将自己遇到的想法翻译成地道的英文,然后把老外的回复翻译成中文,再把我的中文回复翻译成英文,总之就是来回切换 另外每次切换时,都需要重复执行:复制文本->打开google翻译->粘贴文本,是否能把三步节省成一步呢? 使用有道翻译的“划词”功能,总会出现一个悬浮气泡,很烦~ 基于这三个简单的小烦恼,于是我做了“cc翻译”这个软件。 和其他同类翻译软件相比,它有以下优势: 翻译结果更地道、精准。众所周知,某度翻译存在明显的生硬,尤其是在长文本中。但“cc翻译”搭载了AI引擎,会根据上下文语义,输出最地道的翻译结果 全端支持。有些翻译工具只支持在浏览器内做翻译,但是“cc翻译”可以支持:浏览器、pdf、word、聊天软件等所有软件源 取消了划词后的气泡悬浮,使用快捷键Ctrl C C 的方式实现一键执行复制内容、唤醒软件、翻译内容 智能识别。当你复制中文时,软件会自动将其翻译成英文;复制英文或其他语言时,软件会自动翻译成中文 适用于人群 程序员 外贸人员 外语系师生 其他和外语相关的业务 现在产品已经上传到官网,有需要的朋友可以下载试用。希望能听到你的反馈❤️

四月 3, 2025 · 1 分钟

团队建立之草台班子

2025年3月7日 我决定做一些别的产品,并且这次想尝试toB方向。下午在群里发了个通告,说要筹备几款AI相关的产品,并招募实习生一起做。虽然明确说了产品盈利前,实习没有工资但可以提供实习证明,没想到还是有5个群友私聊我询问详情。简单沟通后,了解了他们各自的技能和感兴趣的方向,一共招募了5个小伙伴。其中4个负责技术,1个负责产品营销,我负责领队。一个草台班子就搭成了 3月9日,周日下午3点。团队第一次语音会议,我和大家聊了产品的定位以及营销计划,并确定了产品的目标和迭代计划。对于这次团队尝试,我是抱着这么一种心态:1.团队前期效率可能不高,因为小伙伴们都是还没毕业的大学生,很多事情需要我花时间来教他们;2.产品的市场反馈可能不好,因为这是第一次尝试toB的市场,所以心里也不太有底;3.团队伙伴的能力是否能得到进步,也是衡量这个项目的结果指标;4.即使项目失败,但我们团队还有开发其余产品的机会;5.能通过这个项目,帮助他们让简历好看一些,增强求职的竞争力也是功德一件。 会议结束后,我把第一个版本的开发任务拆解成6个小任务。其中第一个任务就是通过快捷键唤醒软件。有个小伙伴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,会主动和我沟通。告诉我他遇到了哪些困难,然后我给他一些解决思路后,他会立刻去实践并给我反馈。在问题解决后后,我会帮他这过程中哪些需要改进:比如ide的选择、文档的风格、解决问题的思路。整个流程下来,不仅他的收获很多,我自己也很有参与感和成就感。 相比之下,另外两个做技术方向的小伙伴,倒是不怎么和我沟通。我知道这是技术人常见的通病,但我很担心这会影响到他们未来的职场。前期我哪怕做一个啰嗦的队长,只要能帮助他们改善融入到项目中,我会尝试努力。

三月 11, 2025 · 1 分钟