团队建立之草台班子

2025年3月7日 我决定做一些别的产品,并且这次想尝试toB方向。下午在群里发了个通告,说要筹备几款AI相关的产品,并招募实习生一起做。虽然明确说了产品盈利前,实习没有工资但可以提供实习证明,没想到还是有5个群友私聊我询问详情。简单沟通后,了解了他们各自的技能和感兴趣的方向,一共招募了5个小伙伴。其中4个负责技术,1个负责产品营销,我负责领队。一个草台班子就搭成了 3月9日,周日下午3点。团队第一次语音会议,我和大家聊了产品的定位以及营销计划,并确定了产品的目标和迭代计划。对于这次团队尝试,我是抱着这么一种心态:1.团队前期效率可能不高,因为小伙伴们都是还没毕业的大学生,很多事情需要我花时间来教他们;2.产品的市场反馈可能不好,因为这是第一次尝试toB的市场,所以心里也不太有底;3.团队伙伴的能力是否能得到进步,也是衡量这个项目的结果指标;4.即使项目失败,但我们团队还有开发其余产品的机会;5.能通过这个项目,帮助他们让简历好看一些,增强求职的竞争力也是功德一件。 会议结束后,我把第一个版本的开发任务拆解成6个小任务。其中第一个任务就是通过快捷键唤醒软件。有个小伙伴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,会主动和我沟通。告诉我他遇到了哪些困难,然后我给他一些解决思路后,他会立刻去实践并给我反馈。在问题解决后后,我会帮他这过程中哪些需要改进:比如ide的选择、文档的风格、解决问题的思路。整个流程下来,不仅他的收获很多,我自己也很有参与感和成就感。 相比之下,另外两个做技术方向的小伙伴,倒是不怎么和我沟通。我知道这是技术人常见的通病,但我很担心这会影响到他们未来的职场。前期我哪怕做一个啰嗦的队长,只要能帮助他们改善融入到项目中,我会尝试努力。

三月 11, 2025 · 1 分钟

跟诊见闻(一)

2025年 农历二月初六 多云 惊蛰 今天是第三次跟诊,出了地铁后看到几棵盛开的桃树,如粉黛少女,让人不禁心情舒畅。 走了几步想起今天是老爸生日,于是打了电话给他,聊的时间不多,但能听出他对我能记得他生日这件事,感到惊讶和欢喜,我也欢喜。 来到医馆,坐在靠墙的椅子上,拿出笔记本和医书看了几页。没过一会,医生就来了,开始营业! 前几个病人都是女性,看诊也是保养为主,姑且不聊。 第一位男性病人的症状是二胎后劳累较多,头顶长痘且非常怕冷。待他走后,医师和我聊起这位病人,他一年前还是个非常阳光的高大青年,估计是有二胎之后家里还发生了一些其他事,导致气运被改变。 第二位男性青年病人进门后,穿着黑色立领外套。我观察到他面色暗沉,且声音非常轻。经过询问,得知他胃口不好且睡眠很差,夜里只睡了4个小时,每半小时还会醒来一次。医师给了他一些建议,让他听一些40赫兹的白噪音,比如流水声;去寺庙住几天;通过画画把情绪丢出去。但是这位病人说他不愿意强迫自己去做这些事,想自己做主。接着,他表情痛苦的说自己还是放不下(具体是什么,我也不清楚),感觉有股能量在缠着他,听到这里我都感觉有些紧张了。医师眉头微锁,似乎在为他担忧,房间里燃着的檀香安静地弥漫着。过了一会,医师用平和的语气安慰他、鼓励他走出来,最后给他开了药方。在之后和医师的闲聊中知道,这位男性是国外留学多年的博士,从国企出来后创业,事业不顺最后和妻子离婚,在崩溃时几乎要跳楼。悲哉,希望他能早日从阴霾中走出来。现代社会的男性,承载了太多焦虑与压力,虽然我们无法改变大环境,但我们平时说话还是要保持洪亮,眼神清亮有力,以此提升并打造自身的气场。 之后有一位女性病人,前面和医师沟通比较平缓,轻声细语,中途看到她手里拿着一张纸巾,再聊了一会她竟然直接哭了。由于我是旁听,所以不能多问。从对话中了解到她是有一次在 车上,突然手脚发麻,无法说话,休息一会才缓过来。她非常担心自己的心脏。这里我其实有些疑惑,因为她年纪看着也就30多岁,而且气色还不错,为什么会有这个担忧。医师听到她的 诉说后,说了一些凝神静气的治疗措施,并建议她去练习临摹以排解愁绪。病人走后我才得知,这位女士之前怀孕9个月时,腹中胎儿的呼吸停止。其悲痛之切,不能言表。 最后一位访客,医师建议我回避,说是害怕吓到我。我反而来了兴趣,医师也没反对,最后就旁听了整个过程。具体情况过于特殊,暂且不表。 今天的跟诊,仿佛是看了几部真实的电影。医师和我说,要能和病人共情,但又不能沉浸于中。因为最终的目的是要治好病人,切不能让自己的心智被扰乱而影响开方施救。 或许这就是医师让我练习心定的原因,自己就如同一潭湖水,病人的情绪可以像石子投进湖水中,掀起一丝涟漪,但之后湖面会快速平复。 另外,我目前的学习进度在于切脉不能稳定感受到脉搏的跳动,定寸关尺时,往往只能感受到关脉,或者寸关同时能感受到,但尺脉总是摸不着,着实让我苦恼。 正如教员所说:医道中西,各有所长。中言气脉,西言实验。然言气脉者,理太微妙,常人难识,故常失之虚。言实验者,求专质而气则离矣,故常失其本,则二者又各有所偏矣

三月 6, 2025 · 1 分钟

独立带娃日记

2025年新年伊始,正月十三,我迎来了人生中第一次独立带娃的挑战。作为一名当代男性,这段为期5天的经历让我深刻体会到到育娃的不易。所以我决定将这几天的点滴记录下来,即是对自己的总结,也是对这段独特经历的纪念。 每天最让我头疼的是宝宝的吃饭问题。自从我开始带她以后,她主食的摄入量就开始明显减少了。早餐在盒马吃小笼包,中餐随便扒拉两口粥,晚餐看心情吃几口菜。反倒是零食没少吃,松子、虾干、红枣、芝麻变成了主要口粮。 看着她吃的津津有味,我是既生气又好笑,只能安慰自己:至少她没饿着。 换尿布是另一大挑战。白天她极度不配合,我只能趁着她午睡的时候偷偷摸摸的行动,像极了执行任务的特工,轻手轻脚,生怕把她吵醒。换大便的时候,她有个进步。会自己趴在小凳子上,屁屁撅着让我给她清理干净。宝宝的粑粑臭吗?香的! 至于玩耍方面,可以说是最勤奋的宝宝。早上起床后没多久,就会做拔萝卜的动作,暗示我要去商场。如果我和她解释不想去商场,她就会去门口把我的鞋子递给我,真是让我忍俊不禁。在商场里从3楼的儿童区,玩到一楼的盒马,在临走时还想再去3楼玩一会。经常玩到筋疲力尽,在回家的路上趴在我身上就睡着了。听着她在我肩膀上的呼噜声,一切的疲惫都烟消云散 虽然有这些让我头痛的难题,但宝宝每天的变化进步,总能让我惊喜。她会假装嘴里吃了什么东西来逗我,会拿着小小的乒乓球拍做出可爱的挥拍动作,会趴在我身上喊着狗狗,会自己拿勺子吃饭,会和别的小朋友握手社交,这些都让我觉得宝宝真棒!再累都是值得的。 之后我爸妈就到杭州了,我也要去图书馆开始独立开发工作。第一天和宝宝分别,她哭到满脸通红,我差点没忍住要留在家里继续陪她。咬咬牙,还是出去了。之后问我妈,宝宝的情况如何,我妈说宝宝在确定我已经走了之后,就没哭了。哈哈,真是个聪明的宝宝,不做无用功! 经过这几天,我发现带娃实际比上班累多了。基本没有摸鱼时间,而且要保持长时间集中注意力。真的要为那些全职带娃的女性们点个赞,她们是隐藏的家庭支柱!

二月 24, 2025 · 1 分钟